3月6日中午,器乐教研室在艺术学院301教室组织了器乐教学磨课研讨会,由两位专职教师黄笑雨、韩美爽进行了题为《基础钢琴IV》和《基础钢琴Ⅱ》两门课程的磨课研讨会,交流汇报,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黄笑雨老师以23级音乐表演本科《基础钢琴IV》课程为例,分享了车尔尼849第3条技术难点和理论讲解。在这首练习曲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围绕音阶、分解和弦等技术难点展开。研讨会上,教师指出当节授课内容存在“重难点讲解不够细致通透”的问题,例如在音阶训练中,学生对手腕放松与弱指(4、5指)力量控制的理解不足、教学难易度把握不够准确。对此,教师们建议:强化分阶段教学,将技术难点拆解为渐进模块,结合慢速练习与指法示范逐步突破。并且教师在课堂上要融入示范,通过演奏和示范讲解,增强学生对技术要点的直观理解。授课过程中应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韩美爽老师以2024级音乐表演本科《基础钢琴Ⅱ》课程为例,《基础钢琴Ⅱ》课程以手指练习与练习曲为核心,从新课导入、学习目标、跳音的概念、分类、弹奏跳音的方法、需避免的问题、含有跳音的练习曲练习和总结进行分享。研讨会上,教师们肯定其课堂活动设计,但也提出需进一步提升学生双手协调性与音乐表现力。教师们建议:引入启发式教学法,采用问答式互动与针对性指导,解决学生触键力度不均等问题并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解决。通过作品背景分析(如外国钢琴作品《四小天鹅舞曲》、中国钢琴作品《保卫黄河》等)、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各国不同音乐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世界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后,老师们也就本次研讨会内容和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建议两位教师采用“模块化教学”梳理技术难点,结合学生练习反馈动态调整进度,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演奏示范,提升课堂直观性与趣味性,可适当在课堂中增加思政的融入,针对不同曲目设计科学指法并强化学生手指肌肉记忆。同时结合音乐背景解析,适当加入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线条与情感层次。教学中需融合技巧训练与音乐审美培养,采用“慢练-分解-整合”的渐进式方法,配合适度鼓励与错误示范对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演奏习惯,逐步提升演奏的准确性与艺术表现力。
图/文:程雯 审核:池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