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升舞蹈专业教学水平,舞蹈教研室教师赵意娇于8月14日——8月17日,专程赴江苏省南京市参加了由南京乐澜艺术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广东舞华风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和艺路生花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河南)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课·东北秧歌》课程研修班,沉浸式研习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瑰宝,为新学期教学注入鲜活传统文化动能。
此次研修班导师为乔梁老师,课程内容聚焦三大核心:其一,系统梳理东北秧歌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根系,从辽河流域的民俗风情出发,解析其“稳中浪、浪中俏、俏中哏”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与人文基因;其二,精准打磨核心舞蹈技法,针对“踢步”“顿步”等基础步伐,以及手绢花“挽花”“片花”“绕花;等道具运用,进行一对一纠错与精细化指导,攻克动作张力与情感表达的融合难点;其三,开展舞蹈编创思维训练,结合现代舞台审美,学习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将东北秧歌元素与当代舞蹈语言结合,创作出兼具传统性与创新性的作品。
这次研修不仅是技法的“充电”,更是一次文化认知的“重塑”。教师赵意娇表示,以往教学中对东北秧歌的理解多停留在动作层面,而此次通过专家对秧歌与东北民间节庆、农耕生活关联的解读,真正体会到“每一个颤步都藏着田间劳作的节奏,每一次手绢翻飞都带着百姓乐观的性情”。在技法实操中,她尤其注重观察专家对“哏”劲儿的把控——那种不疾不徐、俏皮灵动的分寸感,让她意识到传统舞蹈教学不能只教“形”,更要传“神”。
经过四天的学习,既是教师赵意娇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契机,也是学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具体实践。同时,舞蹈教研室教师团队都将积极参与参与各类研修活动,不断提升自我,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文:赵意娇 审核:池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