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舞蹈教研室开展磨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张一可

2025年3月17日,舞蹈教研室在艺术楼409办公室开展了新一轮的集体磨课活动。本次活动历时数小时,覆盖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敦煌舞、中国古典舞等多个舞种及舞蹈编导、教学法等多门课程,全体舞蹈教师积极参与,通过课程展示、经验分享与集体研讨,深入探索舞蹈教学的创新路径与文化内涵。

活动现场,教师们依次进行了精彩的课程示范与教学研讨。段主任的《敦煌舞基础II》以“飞天形象”为核心,通过单人到双人的造型训练,深化学生对敦煌文化的理解与艺术表现力。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基训1》手位组合教学中,沈振宇老师通过融入藏族舞蹈风格性元素,将传统技法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有效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毛宝杰老师的《芭蕾基训II》课程则聚焦中间练习,通过反复打磨二位中跳、分腿跳等动作,强化学生的腿部力量与空中控制能力;张森老师的《现代舞II》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通过即兴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在民族舞蹈教学板块,赵意娇老师的《维吾尔族舞蹈步伐训练》课程带领学生领略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步伐与文化魅力,拓宽了学生的舞蹈视野;此外,谈倩老师的《中国古典舞II》水袖技法训练从基础发力到空间调度层层递进,强调“形神劲律”的审美意识;王凯老师的《舞蹈教学法II》则围绕古典舞躯干训练,结合“三节六合”运动规律,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文化认同感。舞蹈编导技法课程同样亮点纷呈,陈笑嫣老师通过情绪动机分析与音乐即兴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其在编创中灵活运用不同舞种元素。教研室还针对教学中的分层施教、文化融合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优化建议,例如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多媒体资源,在实践训练中加强个性化指导。

总结环节中,段婷婷主任指出,本次磨课活动不仅展现了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思维,也为跨舞种教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教学中需进一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强化文化内涵挖掘,推动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此次研讨活动为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教师间的经验共享搭建了重要平台。

图/文:陈笑嫣 审核:池浩东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电话:0371-62568424 邮编:451191

如果您对网站有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给ysx@shengda.edu.cn